大唐群芳譜
任九重擺手道:罷了罷了,這誰敢吃呢?你們逼我認賬,可我偏又沒做,回頭魔教的人找來,豈不更麻煩?群道都笑,及見他真不肯吃,都向玄一望去。我一直有點偏執地認為,中短篇小說主要寫的應該是情緒。我寫中篇,一定是先要有一種情緒。這種情緒遠在小說構思之前便已在我的心中蠢蠢欲動,隨著人物形象的草成而噴薄欲出,于是她催促著我,驅趕著我,盡快在文字間把她最大限度地“釋放”出來。而釋放這種情緒,最好的媒介便是獨特的人物。一個只能再撐兩三日的男人,一個只會拈針刺繡的柔弱女子,迎著昏黃的旭日,奔波在亡命的路上。任九重一驚,雙眉齊聳道:何人所為?在何時何地?他女兒關妙荷已是個十八歲的大姑娘了,卻還待字閨中。這丫頭不但模樣出落得花一樣,更是心靈手巧,以一手蘇繡妙技名揚京師。關家過去就是蘇繡世家,在蘇州還開有一家繡莊,祖祖輩輩的女子都擅刺繡。關妙荷三年前才由蘇州老家來到京師,以前在蘇州時就癡迷此道,而且手段不凡。據說四年前吳中“顧繡”大家沈金針看到了妙荷手繡的一幅《團扇秋風》,就贊不絕口,說,這丫頭,憑著這份靈性,來日必成大器!